老鼠仓事件是什么意思
老鼠仓事件,是指一种证券市场的违规行为,具体是指内部人员或者有消息渠道的人员,利用未公开的信息,通过控制他人的账户,先行买入股票,然后利用公开信息或者内部消息的影响,拉抬股价,最后高位卖出,从中获利的行为,这种行为因其隐蔽性、欺骗性和危害性,一直被监管机构所严厉打击。
老鼠仓事件的发生,往往涉及到内幕交易、操纵市场等多个方面,老鼠仓的操作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:
第一步,寻找目标股票,老鼠仓的操作者通常会寻找那些盘子小、流通股少、股价波动大的股票作为目标,这样的股票容易被操纵,且不易引起监管机构的注意。
第二步,控制账户,老鼠仓的操作者会通过各种手段,控制一批账户,这些账户可以是内部人员的,也可以是通过地下钱庄、亲友等途径获得的。
第三步,先行买入,在获取内幕信息或者预测到市场即将有利好消息时,老鼠仓的操作者会提前买入股票,为后续拉抬股价做准备。
第四步,拉抬股价,通过制造各种利好消息,或者利用市场情绪,老鼠仓的操作者会在短时间内将股价拉抬到高位。
第五步,高位卖出,在股价达到一定高度后,老鼠仓的操作者会迅速将手中的股票卖出,实现获利。
老鼠仓事件在我国证券市场并非首次出现,早在上世纪90年代,就有老鼠仓事件的报道,近年来,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,老鼠仓事件也呈现出新的特点:
一是隐蔽性更强,老鼠仓的操作者越来越懂得如何规避监管,利用各种手段隐藏自己的违法行为。
二是涉及面更广,老鼠仓事件不再局限于个别股票,而是涉及到多个行业、领域的股票。
三是危害性更大,老鼠仓事件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,还影响了证券市场的公平、公正、健康发展。
以下是几个典型的老鼠仓事件案例:
1、2007年,中国证监会查处了“周正毅老鼠仓案”,周正毅利用其控制的账户,在多个股票上进行老鼠仓操作,非法获利数亿元。
2、2010年,中国证监会查处了“张海迪老鼠仓案”,张海迪利用其在多家上市公司担任独立董事的职务便利,获取内幕信息,进行老鼠仓操作,非法获利数千万元。
3、2013年,中国证监会查处了“王亚伟老鼠仓案”,王亚伟利用其管理的私募基金,在多个股票上进行老鼠仓操作,非法获利数亿元。
针对老鼠仓事件,我国监管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打击:
一是加强立法,近年来,我国不断完善证券法律法规,加大对老鼠仓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。
二是强化监管,监管机构通过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,加大对市场异常交易的监控力度,及时发现并查处老鼠仓等违法行为。
三是加强投资者教育,通过多种渠道,提高投资者对老鼠仓等违法行为的识别能力,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。
四是推动市场化改革,完善市场机制,减少内幕信息的存在,从源头上遏制老鼠仓事件的发生。
老鼠仓事件是证券市场的一种严重违法行为,对市场的公平、公正、健康发展造成极大危害,只有通过加强立法、监管、投资者教育等多方面的努力,才能有效遏制老鼠仓事件的发生,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,促进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。
相关文章
发表评论
评论列表
-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,赶紧来抢沙发吧~